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一种磺酸盐类的高分子活性剂合成、分子结构及对油田污水回注效率影响
> 烷基糖苷聚氧丙烯醚制备过程、表面张力、泡沫去污乳化性能测定——结果与讨论、结论
> 温度对甜菜碱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铺展、发泡性能影响(三)
> 新型均相微乳液型助排剂AO-4表/界面张力测定及室内评价——摘要、实验部分
> 山茶油改性方法、制备原理及在水剂型化妆品中的应用(一)
> 探索界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转捩规律
> 固体、盐溶液表面张力测量及与其在洁净硅橡胶表面接触角的关系研究(三)
> 我国陶瓷墨水生产企业基本状况以及国产墨水与进口墨水性能的比较
> 过硫酸钾、K2S2O8对压裂液破胶性能与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与讨论、结论
> 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对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影响
推荐新闻Info
-
> 一种绿色、高效、稳定的盐酸沙拉沙星制备方法及步骤、装备
> 一种磺酸盐类的高分子活性剂合成、分子结构及对油田污水回注效率影响
> 新型阳离子黏土稳定剂防膨、絮凝及表面张力的性能测试
> 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模拟氧化对猪皮明胶乳化性能、界面张力、Zeta电位的影响(三)
> 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模拟氧化对猪皮明胶乳化性能、界面张力、Zeta电位的影响(二)
> 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模拟氧化对猪皮明胶乳化性能、界面张力、Zeta电位的影响(一)
> 矿浆表面张力对黄铁矿与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的影响(三)
> 矿浆表面张力对黄铁矿与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的影响(二)
> 矿浆表面张力对黄铁矿与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的影响(一)
> 各种共存阳离子的水化能力、稀土萃取过程的界面盐效应微观机制研究
荔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最新测试添加消泡剂后起泡液、水性丙烯酸胶黏剂的变化(二)
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浏览 926 次 发布时间:2024-09-04
2结果与讨论
2.1动态表面张力
图1是添加消泡剂后起泡液(0.2%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盐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r(t)与时间t的关系图。由图1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添加量下,分子级消泡剂(消泡剂1、2)可使起泡液具有更低的动态表面张力,这与其双子结构有关;有机消泡剂(消泡剂3、4)在起泡物质的协同作用下,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起泡液动态表面张力的能力;在起泡液中,不论是加入分子级消泡剂还是有机消泡剂,在时间趋于1s时,其表面张力都低于36mN/m.
图1添加消泡剂的起泡液动态表面张力图
2.2吸附动力学
图2是截取图1中极短时间的动态表面张力γ(t)与极短时间范围t1/2的关系图。由图2可知:消泡剂的动态表面张力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说明消泡剂在起泡液中极短时间范围内,整个吸附过程由扩散控制。
图2添加消泡剂的起泡液极短时间γ(t)~t1/2线性拟合图
极短时间扩散系数可依据吸附方程(1)求出:
式中:γ(t)是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γ0是溶剂水的表面张力;C0是表面活性剂的浓度;D是表面活性剂的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通过单位扩散通道横截面的质量。扩散系数越大,物质扩散能力越强。利用拟合曲线斜率代入式(1),可以求得消泡剂在起泡液中极短时间范围的扩散系数,消泡剂1、2、3、4的扩散系数D分别为4.67×10-6、2.43×10-6、1.33×10-5、9.24×10-6m2/s,在10-5到10-6数量级。
2.3消泡剂添加方式的性能测试方法
表1是消泡剂在起泡液中不同测试方法和添加方式下的消泡性能。由表1可以看出:同样为前添加消泡剂的乳液,摇瓶法研究表明消泡剂都具有不错的消泡能力,鼓气法研究结果整体都比摇瓶法差;消泡剂1因为没有接枝强疏水基团且有效成分偏低,呈现负效应;消泡剂2中烷醇的极性低于炔醇,但是有效成分更高,所以消泡力度略强;消泡剂3和4因为烃油结构和疏水颗粒成分,无论是针对大泡还是小泡,均表现出很强的消抑泡性能。摇瓶法偏重研究消泡剂的消泡性能,鼓气法偏重于研究消泡剂的抑泡性能。
用鼓气法研究了不同的消泡剂添加方式,由表1可以发现后添加方式比先添加方式的初始泡沫明显降低。后添加方式的消泡剂大量聚集于泡沫表面,破坏了气液界面的平衡。虽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先添加方式为主,但试验结果给出了制备工艺改进的思路。
表1消泡剂在起泡液中不同测试方法和添加方式下的消泡性能
2.4相容性
表2是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由表2可见:消泡剂1与起泡液有很好的相容性;消泡剂2与起泡液相容性一般。与消泡剂1相比,消泡剂2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0%,远高于消泡剂1的25%.由此可见,对炔二醇改性的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与其有效成分是成反比的。由表2还可见,消泡剂3和4与起泡液的相容性都很差,这与油的不相容性有关,加入起泡液中会形成部分乳化和部分漂浮,形成浑浊液。
结合图1和表1、2可知,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越差,起泡液动态表面张力越高,消泡性能越好。
表2消泡剂与起泡液的相容性
2.5消泡机理
分子级消泡剂的加入,使起泡液的动态表面张力明显下降,铺展的同时会在界面上形成明显的表面张力差,使得液膜内应力不均匀,处于非平衡状态,从而帮助加快泡沫的衰减。因此从消泡机理上分析,适用于“架桥~铺展”机理。
有机消泡剂中的有机蜡或有机硅为疏水颗粒,当油桥形成时,疏水颗粒由于其疏水性和不能变形,会被泡沫膜和起泡液反润湿,最终油、水和空气三相界面相互连接,泡沫膜在消泡剂分散体表面穿孔而破裂,适用于“架桥~脱湿”机理;而具有降低表面张力作用的消泡剂,在油滴铺展的同时,油膜会在油~气、油、水界面形成不规则的泡沫膜结构,且不规则结构促使泡沫膜被逐渐拉伸变薄而破裂,符合“架桥~铺展”作用机理。因此有机消泡剂的消泡机理可以认为既适用于“架桥~脱湿”机理,又适用于“架桥~铺展”机理。
2.6消泡剂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性能的影响
表3是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中添加消泡剂后性能测试的结果。由表3可见: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中,消泡剂1、2、3应用在涂布上没有任何缺陷,这说明这几种消泡剂在乳液中的轻微浮油对涂布性能没有影响;而消泡剂4因为在乳液中有大量浮油,随涂布迁移到基材表面,容易造成缩孔等缺陷。
表3消泡剂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性能的影响
消泡剂的消泡能力与乳液的相容性成反比关系。消泡剂1和2与乳液的相容性最好,但因为部分溶解于乳液中,使消泡强度减弱;而消泡剂4与乳液的相容性最差,虽然具有极强的消泡性,但是因为过于疏水而难与乳液相容,所以容易造成表面缺陷。消泡剂3与乳液的相容性与消泡能力较为平衡,是最佳的消泡剂选择。
添加不同消泡剂后,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D50粒径和D90粒径没有显著变化。热老化前后的黏度变化也在1mPa·s之内,在可接受的浮动范围。表明消泡剂的加入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粒径、黏度和热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
3结论
(1)在极短时间范围内,0.2%用量的消泡剂在起泡液中的动态吸附过程由扩散控制,扩散系数在10-5到10-6数量级。
(2)分子级消泡剂适用“架桥~铺展”的消泡机理,有机消泡剂对于“架桥~铺展”和“架桥~脱湿”消泡机理都适用。
(3)消泡性能测试方法中,摇瓶法偏重研究消泡剂的消泡性能,鼓气法偏重于研究消泡剂的抑泡性能。添加方式中后添加比先添加表现出更好的消抑泡性能。
(4)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中,消泡剂与乳液的相容性和消泡能力成反比。消泡剂的加入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黏度、粒径和存储稳定性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