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推荐新闻Info
-
> 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原理、缺点及改进方法
> 手机实验软件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VS传统实验效果比较
> 基于液-液界面张力(γL–L)的界面调控非均相微乳电解液设计新策略
> 不同温度下可溶解聚乙二醇低共熔溶剂的密度、电导率、表面张力等性质(二)
> 不同温度下可溶解聚乙二醇低共熔溶剂的密度、电导率、表面张力等性质(一)
> 表面张力测量科学:从经典原理到现代智能操作(以Kibron荔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最新为例)
>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方法、氧化程度与表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二)
>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方法、氧化程度与表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一)
> 稀薄氧压下原位生长铜薄膜的氧化程度研究
> 利用气体分析仪、荔枝视频APP黄色网站免费下载等研究DOC和DPF对柴油机排放性能影响
致密砂岩储层CO2-EOR项目研究重点与进展
来源: 《天然气工业》 浏览 1002 次 发布时间:2024-08-23
随着致密砂岩储层CO2-EOR项目的不断增加,亟需对CO2与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但室内实验难以观察到CO2与流体在孔隙通道中的动态过程,而分子动力学模拟则可以弥补传统实验和数值方法的不足。为此,围绕该方法在CO2-EOR研究中的2大重点——界面行为与受限空间运移行为,对包括萃取、溶胀、降黏、降低界面张力、最小混相压力、润湿性等6个方面界面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前人对CO2与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在受限空间中运移行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分子动力学在致密砂岩储层CO2-EOR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
①分子动力学能够很好地将CO2萃取原油中—轻烃组分的过程进行可视化,建议根据原油实际组分构成分析CO2的萃取能力,从而弄清CO2萃取原油中各组分的优先顺序及效率;
②有关CO2分子对原油溶胀降黏作用的研究,大多数成果中的原油组分体系较为单一,建议根据实际储层的原油组分,系统探讨高温高压条件下CO2的溶胀降黏作用;
③对于CO2与油水两相之间界面张力的研究更多是在体相中进行展开,而在纳米受限空间界面行为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④有关地层水在孔隙壁面的润湿性研究,对不同因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影响润湿性的机理尚不明确。
结论:
随着量子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性能的日益强大,该方法可以在更大尺度上进行复杂体系的计算,以其为基础的油藏、页岩油气藏CO2-EOR机理等研究将会取得较大的突破。